|
潍坊惠姓 潍坊市境内惠姓4340多人,主要分布在潍城区、诸城、安丘、高密等地。据14世惠熏访问族老于清嘉庆十四年修成的《安丘惠氏族谱》记载,惠柳柱兄弟三人,长幼莫辨,明洪武三年由河北枣强县迁入,柳柱居于安丘县渠西大惠家庄。另外两人一居诸城县学究村,一迁居日照。诸城郭家屯村惠世合家保存的《惠氏族谱》记载,一世惠诚,原籍直隶枣强县惠家坡,明洪武二年迁诸城学究村,妻杨氏,子一谨。洪武二年自枣强外迁者惠氏兄弟13人,散居山左山右。其世次可考者唯安丘县惠家庄、日照勰庄。据城民政局地名办公室介绍,1983年和1990年对学究村村名进行了调查,该村惠耀东家保存有康熙十二年修的《惠氏家谱》,谱载明初惠姓从直隶枣强县迁来立村,原名住凤村,一场瘟疫流行之后,人口几乎绝迹,惠姓人迁入时不忘故土,改为“学旧”,后来嫌村名不好听,清康熙年间转音为学究村。《日照惠氏族谱》中,15世惠秉方于清光绪二年写的“家乘总序”说,我惠氏本直隶冀州枣强人也,始祖兄弟三人,奉母命卜居山东,长居诸城学究,三居安丘城西惠家庄,而我祖行二居日照三庄。这三地家谱记载略有不同,但可以看出他们兄弟三人有共同的祖籍,为河北枣强县,明初迁出。2005年惠从斌、惠庄林等到枣强县考察,得知枣强县现在没有惠家坡这 个村名,发现张秀屯乡西杨兴村有惠姓人居住,又到西杨兴村考察,得知该村《惠氏族谱》“文革”期间失没。那里的惠姓人明初来自山西洪洞县,疑西杨兴为明初惠家坡或惠家坡后来因人员迁移消失了。因而最近修谱推断确认潍坊市以及日照市惠姓人先祖为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他们迁居河北枣强县惠家坡,有兄弟三人作短暂居住后,又迁到山东诸城学究村,以后老三迁到安丘惠家庄,老二迁到日照三庄村。从洪洞到枣强再到山东安丘、诸城、日照,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在洪武年间,枣强与洪洞一样也是移民的集散地,人口来自真定府,真定府是当时河北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朱元璋死后,又发生了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山东西部、河北南部是主战场,真定、沧州等地的人民,为了避乱,迁到相对安定的青州一带居住,其中夹杂有洪武年间移到真定府的洪洞大槐树移民。当时的青州府辖诸城、安丘、日照等15县(卫)。其北部是接收枣强移民的主体。栆强,交通方便,许多移民转途栆强,移居青州,栆强同样对移民印象很深。现民间家谱大多是清中叶以后修撰,沿用祖辈传说,追溯祖源有洪洞、枣强之说。也有学者著述说:“有山西移民由枣强出发的纪录,如从地理上分析,山西娘子关→真定→枣强→山东,是山西移民进入山东最便捷的通道,故山西移民于枣强稍作整顿,再赴山东亦在情理之中。”有人研究统计山东地区明时接纳移民184万来自山西121万,来自河北35 万。诸城《惠氏族谱》载始迁祖名惠诚,居学究村,诚配杨氏,生一子为谨。谨生四子:权、政、谈、杞。因而第四代开始人丁日繁。以后不断外迁,当今惠家河崖、郭家屯村惠姓,皆出该支。家谱对迁居郭家屯始祖与时间有明确记载:13世祖燉与烽兄弟二人携妻子于同治九年,即1870年由学究庄迁居高密县郭家屯村。现在该村属诸城县管辖,有惠姓20户,140多人。学究村惠姓在清代出过若干监生、贡生、举人,有的在州府县任职,地方志有传,成为当地望族。康熙九年9世惠国隆,太学生,因赈济突出,康熙帝御书“俊逸过人”匾额褒奖。民国年间有惠建西,变卖家产,创办学校,培养人才,传为美谈。诸城珠藏、枳沟惠姓是从日照三庄迁来。安丘《惠氏族谱》载,始迁祖为惠柳柱,柳柱生2子,长曰文敬,次曰文盛,分东西两支。东支祖文敬,西支祖文盛。两支繁衍日盛,东支3世至8世、西支3世至5世名讳失传,东支9世、西支6世之后,名讳可考,支派清楚,到现在传26代。惠家庄也分为东惠、西惠、中惠3个自然村,约2000多人,潍城区、高密县等地惠姓人也多是其裔孙,还有的迁至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人才济济,出大学生五、六十人,博士5人,有的在山东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任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