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姓春秋》 信息反馈
(一)赵凤祥书写条幅 7月5日原省政协副主席赵凤祥看到书后打来热情洋溢的电话,赞扬祝贺,并写下条幅:“求真求是笔有神,立业立德攀高峰”。第二天派司机送来。 (二)7月20日延安诗人杨明湘来电。 电话中说:“收到你的书后,从早到晚一口气读完,你的书是惠姓大调查,一本在手,便知天下惠姓。”后来又来电话称,从惠世峰那里买了五本,送给我的朋友。 (三)江苏分社华惠毅7月31日的短信: 书收到了,谢谢!因为我好几天没去分社办公室,直到前天才拜读了你的大作。我原以为你写一本小册子,没有想到竟写了这样一本巨著,你的执着精神实在令人钦佩,我是无法企及的。 (四)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开先生7月31日来信 尊敬的惠先生: 您好!大作收到,十分敬佩,全书体现了老资格的新闻工作者里手行家的特色,全是货真价实的第一手材料,文笔畅达,可读性极强,分析问题入情入里,令人信服,很不容易呵,全是汗水心血凝成,是学界研究姓氏学著作的上乘之作。 谢谢您寄我大作,我会向我的学生、同事们言说推荐,由此目下学风不纯,文字老套,读一读大著,会有许多收获和启发,既深刻而又生动之笔墨来自于第一线的实践,学问,真是就在两条腿子上! 再一次谢谢惠先生。 李开 2010.7.31 (五)广东东莞市惠明夫先生8月1日电子邮件: 金义老师: 昨日接到建强宗亲的电话,说他已经把您送我的书快递出来,今晨在车场停车时接到书.炎炎烈日下我迫不及待坐在驾驶室读完了它.虽浑身大汗洗桑那般,可内心的喜悦非笔墨可以形容. 老师的大作引经据典,从远古到今日,淋漓尽致,不亏为大手笔,高境界。老师数年如一日,全国各地奔波收集惠姓资料趣闻掌故,舟车劳顿,披星载月,没有顽强的毅力,没有为惠姓家族奉献精神,完成这样的巨作是根本不可能的,要知道这样的书和畅销书不同,您不但需要呕心沥血,付出智力与毅力还要付出巨额资金,这在当下拜金主义盛行,从政府到百姓凡事无不讲经济效益,无不和金钱挂钩的形势下,您的奉献尤其可贵. 我将您的事迹和儿子讲说,如果我们有金义老师的毅力何事做不成功;有金义老师不计名利的精神,还有何烦恼产生?如果惠姓人都像金义老师一样何愁惠姓不兴盛! 愿金义老师有更多的佳作问世,原您健康如意! 惠明夫 于广东东莞 星雨阁家中2010年8月1日
(六)陕西省政协原秘书长惠世武8月10日的短信: 十分感谢你为我们惠姓做了件知祖明宗的大好事,有什么要帮助的不要客气。 (七)惠延宁网上转来黄波女士的《宜兴记》 年前的一天早上,我走进办公室,看到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拿着一沓资料,正细细翻阅着。言谈后才知老人姓惠,是新华社山西分社的高级记者,退休后为研究惠姓起源,自费在全国各地来回奔波,收集查询第一手的资料。得知江南宜兴有惠姓分布,他便千里迢迢,赶了过来。
领导吩咐我负责做好接待工作,我欣然接受。只是老惠的问题实在是很多,我一时解答不了。他翻阅办公室里的一本旧杂志,很惊喜地问:“你们宜兴有个地方叫扶风?”我说:“是啊,怎么啦?”他的眼里似乎放出了光芒,又急切地问:“为什么要叫扶风?和陕西的扶风县有关系吗?那里有没有姓惠的?”这一连串的问题蹦出来,我哪能答得上来。但看到老惠的心情如此迫切,我还是马上帮助联系了有关部门,但答复令老惠很失望,那里也没有惠姓人聚居。老惠似乎并不甘心,他坚持要去一趟民政局的地名办作进一步查阅考证。下午他来了,欣喜得像个天真的孩子,一进门就告诉我们上午的收获。果真和他的判断一样,宜兴的扶风和陕西省扶风县一脉相承。历史上是一位窦姓人从陕西扶风迁移至此,因为怀念故乡,所以把当时还是荒滩的这块土地取名为扶风。惠姓最初就起源在陕西省扶风县,虽然宜兴的扶风没有惠姓人聚居,老惠还是如同找到了亲人般高兴。原来,一个地名可以蕴含这样一个游子思乡的故事,也蕴含了一段悠悠的历史。我不由得肃然起敬,为这个认真的老惠,为老惠的认真、执著。
在以后的几天里,老惠马不停蹄,去宜兴、溧阳乡镇遍寻惠姓人家,又到浩若烟海的档案馆查阅摘录相关的资料。结果让他很兴奋,在市档案馆里,他查阅到了一份很珍贵的家谱,从谱中推断,惠姓从关中来到江南的第一站就是宜兴,再以此为点向无锡、苏州、上海等地迁居繁衍。为此,他还特意去了西渚的鸡笼山,据家谱记载,江南惠姓一世祖就埋在那里。在拜访善卷洞的惠总经理时,惠总说等老惠的《惠姓起源》写成后,要邀请全国各地的惠姓人到他那儿一聚。老惠很诚恳地对我说,你也一定要去啊。
晚上,我陪老惠在宜兴城里转转。灯光绚丽的团 、现代气息的高楼,美丽的夜景让老惠啧啧赞叹,宜兴的丰厚文化沉淀更是让他感到惊奇不已,他连连责怪自己见识太少,不知道徐悲鸿、吴冠中、周培源这些大家是从宜兴走出去的,当听说徐铸成、储安平这些新闻界的老前辈也是宜兴人的时候,他激动不已,当即打电话告诉远在太原的老伴,说这个小城太美了,太值得一来了,下次一定带你也来看看。他说,几乎全国所有的省份,几年中他都去寻访过了,但在宜兴的收获最大。
前几天,老惠来信了,信中一再对我们的帮助表示感谢。同时还寄来了他发表在《山西日报》上介绍宜兴的文章,文中他再三地提及“山在城中、城在水中”的宜兴城如何美好,宜兴人又是如何热情和诚恳。我说,谢谢你,老惠,期待着你的《惠姓起源》早日写成。
宜兴县委宣传部 黄波 (八)西安市电视台总编惠毅8月16日短信: 感谢你为惠家编撰家谱,功德无量,我想购100本,分送族人,请他们了解历史,了解自己的姓氏起源。再次谢谢您。 (九)安徽泗县惠庙惠友乾8月25日短信: 书收到,看后很受鼓舞,凡参与建祠族人都为惠姓有此书而自豪。 (十)江苏无锡惠南昌9月3日短信: 惠老,书很好!本家们很欢迎!我同逸民会长商量,先邮20本,经费多少告知,给你汇来!其中一本再给我签个名,因上次签名的哪本给了溧阳的本家了。谢谢! (十一)洛阳姓氏研究会会长姬传东先生9月5日短信: 书收到并一口气翻阅一遍,编写得不错,资料翔实,语言很好,再次祝贺您。明年十一期间在米脂县召开第三届姬姓大会,请你就惠姓源流及编书经验体会写篇论文,大会发言,如何? (十二)9月7日刘谓福短信 7月初寄于老友新华社安徽分社原副社长刘谓福两本《惠姓春秋》,四、五十天过去了,还未收到。8月27日当包裹重寄,9月6日收到,9月7日发来短信祝贺,接着赋绝句相赠。 喜收惠金义兄《惠姓春秋》 惠氏后裔处处闻,皇皇族著第一人。 奔波各地探虚实,旰食宵衣见寸心。 (十三)蒲城县荆姚镇璋宝惠庚彦诗二首 一(藏头诗) 惠书览罢口留香,金声玉振锦绣章。 义务为文探惠姓,好让子孙不迷茫。 二 足遍神州不畏难,为求毫发渉山川, 三千日月劳心血,一部巨篇面世刊。 2010年10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