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经学名家惠士奇与南岩古寺的奇缘
山因仙而扬名。逸士高人喜寄身于灵山秀水,以期气韵通感,相得益彰,由来多少名士与山水结下了不解奇缘。南岩古寺便因清代著名学者惠士奇的到来而留下了千古传奇。
惠士奇(1671-1741),字天牧,又字仲孺,晚号半农,江苏吴县(现属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人,清康熙年间进士出身,曾任湖广乡试正考官、广东学政、乾隆皇帝侍读学士等职,学问自成体系,与其父惠周惕、其子惠栋皆为一代经学名家。
惠士奇家有红豆斋,在苏州城东南冷香溪之北。先是东禅寺有红豆树,相传白鸽禅师所种,老而朽,复发新枝,惠周惕移一枝植阶前,因自号红豆主人,人称“老红豆先生”。惠士奇非常珍爱这棵红豆树,学界尊称他为“红豆先生”,惠栋则被称为“小红豆先生”。惠家与红豆的奇缘,在文化史上传为佳话。
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惠士奇任湖广乡试正考官,兼任广东学政。在广东期间,他曾云游四方,寻所隐居。至南岩古寺,夜宿寺内,与主持洽谈甚欢。因见其地山势奇特,毓秀钟灵,便将随身携带的红豆栽下为卜,隔天红豆吐芽,惠士奇于是就此隐居。雍正年间,惠士奇被雍正帝削除官职后,曾再次隐居南岩古寺。
隐居南岩期间,惠士奇设馆办学,培育人才,于村野之间吹送文明气息,传承文化气脉,至今附近村民皆尊称为“惠宗师”。有关他的种种传说,在民间代代相传。如:
——“十六弟子省试中举”。传说普宁几位秀才正月游山,发现南岩古寺大门春联内容高雅、书法高超,非常钦佩,便询问出自何人之手,几番周折,终于发现系默默隐居寺内的惠士奇先生,秀才们欣喜不已,随即跪地恳求惠先生收为弟子。因其诚恳,惠士奇答应了他们的要求,随后为他们开讲儒学,传授为文之道。有道是名师出高徒,在惠士奇隐居南岩期间,先后培养了十六位弟子考中举人。
——“红豆呈吉祥”,据说惠士奇亲植的家传红豆树,红豆子殊有灵异,人们采摘收藏,或随身佩戴,可视其颜色变红或变白,预测自身或家庭的兴衰。
——“题联倡村规”,是指惠士奇以题写春联的形式,在登峰村倡导互助互爱、和睦相处的风气,乡民深受教益,便以他的春联内容作为村规。
种种动人传说,道出了人们对惠士奇先生的敬仰之情。惠士奇离开古寺后,乡民于寺内设立惠士奇宗师牌位,供奉至今。
寺后岩石现留有他的手书阴刻“万载云封”,以前被人炸石毁去“封”字。仅余三字,依然俊迈高远,富于山林逸趣。古寺内存有他的题匾“岭南禅宗”。原匾不知何时佚失,现存的字迹为后人摹造,神态不真。我们从这两幅题字的内容,可知他对南岩古寺的深情厚寄。
他手植的北京柿(五福柿)历经沧桑,依然苍翠屹立,手植红豆树则于1969年“7.28”强台风中折倒夭亡,殊为可惜。
至于他两次在南岩隐居的时间各为多久,众说纷纭,暂未有定论。有的资料认为时间不是很长,有的认为隐居时间达三年多。村民们则富有感情地传说,惠宗师其实并不愿意离开南岩,无奈皇帝的圣旨牌一次接一次,催促他赴京任职,他只好把煮熟的红豆栽下,发愿占卜。红豆意外地长出嫩芽,惠宗师感到天意难违,这才恋恋而别。
今天,游人来到南岩古寺,一路所见所闻,可感受到后人对惠宗师的深厚感情。真是时光流逝百代,贤者精神尤存,无论人世间如何风云变幻,崇文尊贤的风尚将是永远流传的。
附:惠士奇生平简介
惠士奇出生时,他的父亲惠周惕(字元龙,又字研溪)夜梦明代学者杨士奇投名刺上门拜访,以为异兆,便给他起名士奇。惠士奇少时聪慧过人,兼之家学渊厚,学业进展神速,十二岁就能作诗,其“柳未成阴夕照多”的句子,得到先辈们的赞赏。二十一岁时,惠士奇正为诸生,却不参加省试,自谓“胸中无书,焉用试为?”从此奋志力学,晨夕不辍,终于博通六艺,对诸子及《史记》、《汉书》、《三国志》诸史书皆能背诵。一次,名流宴集,座中一客故意刁难:“闻君熟于《史》、《汉》,试为诵《封禅书》。”于是当场背诵终篇,竟然一字不漏,众皆叹服。
康熙四十八年(1709),三十八岁的惠士奇考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因学问渊博,期间曾被破格任命为祭告炎帝陵、舜陵使臣(此职须学士以上乃得开列),参加国家祭祀大典,被视为异数。康熙五十九年(1720),任湖广乡试正考官、广东学政。在广东学政任上大力提倡经学,三年后,通经者多,岭南学风为之一变。他要求士人要像汉代博士一样 “明于古今,通达国体”,并积极向朝廷举荐人才,曾举荐海阳进士翁廷资为韶州府学教授,部议格置不行,康熙皇帝赞赏他公忠体国、为了政事大局而越权荐才的行为,亲自干预说:“惠士奇所举,谅非徇私,著如所请,后不为例”。史料记载,他任满还京时,“送行者如堵墙”。随后,广东士人将他视为宗师,设木主,配祀先贤,广州的三贤祠、潮州的昌黎祠和惠州的东坡祠都设有他的塑像牌位。每逢正月初一和他的生辰,诸生整肃衣冠入拜,可见他在广东士人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雍正初年,雍正帝命他留任,后来召还。据《清史稿》记载,惠士奇进京面见雍正帝时,因“入对不称旨”,被雍正帝罚修镇江城,后来散尽家产,工程停修,被削除官职。
乾隆元年(1735),乾隆帝复起用惠士奇为侍读学士,免除所欠修城银,并令他纂修三礼。当时惠士奇已现晚景,耳渐聋,身体状况不佳。四年后他以病告归,于乾隆六年(1741)在家中逝世,享年七十岁。平生著有《易说》六卷,《礼说》十四卷,《春秋说》十五卷,《交食举隅》二卷,《琴笛理数考》四卷,《人海集》四卷,《时术录》一卷,诗集《红豆斋小草》、《咏史乐府》、《南中集》、《采莼集》、《归耕集》各一卷,可谓洋洋大观。
惠士奇生有七子,次子惠栋(字定宇,号松崖)最能传承家学,他继承了祖父周惕、父亲士奇的治经特点,主张尊崇汉儒。惠栋的朋友和弟子如沈彤、江声、余萧客、王鸣盛、钱大昕、钱大昭、汪中、江藩诸学者,又都恪守尊崇汉儒的治经宗旨,因他们皆为江苏人,故被称为“吴派”经学。如此, “吴派”经学经过惠周惕开山创始,惠士奇深化传承,在惠栋身上形成宗派体系,惠氏祖孙三代共同开创了吴派经学,为文化史增添一道动人的风景。
|
|